[仅限RismoChina员工登录]             X

用户名  
密  码  
   
行业动态
会员/员工登录

会 员:
密 码: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会计.审计
 
会计学院院长呼吁:重构课程体系
新闻来源:中国会计报         更新时间:2011/10/31 15:25:15    

      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呼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如果把每个学校看作一家企业,那么大学里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合格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会计的需求方,也同样困扰着培养会计人才的全国各高等院校会计学院院长们。


      应建立行业产学研联盟


      9月24日-25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在贵州财经学院召开。“中国概念股问题警示我们,赴境外上市需要熟悉国外法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光忠在论坛上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需要一大批通晓金融、法律的综合性会计人才伴随企业一起走出去。


     “一些大型医院和高校每年的现金流量高达几十亿元,但在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收支规模的扩大与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矛盾突出。”刘光忠透露,随着医改、教改的推进,医院和高校亟需引入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要想承揽三甲医院、211高校以及中石油、工商银行这样的大型国企的审计工作,也必须储备大量高端人才。


      高端会计人才从哪里来?刘光忠认为,培养高级会计人才是我国会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会计教育工作者要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建立会计行业产学研联盟。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MPAcc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化成和刘光中持有同样的观点。在针对MPAcc应招收会计专业人才,还是非专业人才这个问题上,王化成毫不犹豫地表示MPAcc应招收一定比例的非会计专业人才。“因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未来社会中用会计的人,会多于干会计的人,而用会计的人一般都有非会计专业的背景,如金融财务分析师等职业。”王化成建议MPAcc教学在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同时应侧重应用。


      重建现有课程体系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永泽表达了他对目前MPAcc教育的的两个困惑:第一是培养目标模糊,混淆了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第二是培养方式不适应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各培养单位没有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经验,加之招生人数多,班型过大,造成师资不适应、实习环节不配套。在教学计划的编制、毕业论文的写作等方面都带来许多困惑。“会计硕士导师几乎都来自高等院校,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实务工作经验。讲审计的没查过账、讲财务管理的也没理过财。”刘永泽担忧,这些高校教师一般都属于教学、科研型人才,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应用型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将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培养。
刘永泽呼吁各高校要对现有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实行“双导师”制。


      在立足于改善现有高校会计学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同时,应充实借鉴国外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吸纳一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担任校外导师。


      MPAcc的毕业论文也要结合自身的会计实践活动撰写侧重于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在写作上要注意从解决会计实际问题中实现提炼、总结实践经验。


      广东商学院院长王华痛批当今的会计教育恶习:大学里会计教师是最忙的,忙教课、忙兼职、忙争课题、忙带研究生、忙写论文、忙开会……,没有时间思考!在会议现场,他大声疾呼高校要转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树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育观念;要转变“本土化”教育观念,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


      会计人才培养应教和育并重


     “教是上大课,育是个别辅导。现代会计教育肩负的责

总页数:2  第 12  页 

上一篇: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工作规程
下一篇:财务报告的未来:从纸上到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