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网站21日最新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额比9月末净减少248.92亿元。这是自2008年1月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占款首次呈现月度负增长。
外汇占款月度负增长确实罕见,此前,该现象在2007年12月份出现过,不过,业内人士猜测,那是由于当时财政部用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注资中投所致。不过,央行表示,10月份数据为初步数据。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公布的数据为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包括中国央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体系因净结汇而投入的人民币,而与货币供应量直接有关的央行外汇占款的减少可能更多些。
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看,货币条件并不会因为外汇占款的减少而发生大的变化,年底前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仍是诸如略微增加信贷额度、调整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参数、减少公开市场回笼量为主的“微调”。
这也印证了央行在日前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态,央行表示,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